托福写作经验和思路分享

时间:2015-06-04 15:24:51  / 编辑:Lee

  托福写作包括托福独立写作和托福综合写作,从这两部分学到不同的托福写作经验,那么大家在复习托福写作时该如何做比较好呢?接下来,一诺留学小编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正确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托福综合写作(Integrated Writing)长期以来都是托福考试的难点之一,全面考察考生快速阅读、听取关键信息和原文复述的能力。

  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片面注重独立写作,忽视综合写作,甚至称综合写作是小作文,而独立写作是大作文,这种思路是极端错误、非常危险的。托福写作最终由综合和独立二者取平均分,换言之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然而还有很多考生是有心无力,由于阅读和听力实力较弱导致综合写作失分严重,想要提升却不得其法。从传统备考思路看提升阅读和听力固然没错,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针对性、高效提分才是关键。

  要达到快速提升的效果,首先要关注综合写作本身的设计理念。有别于托福考试的阅读和听力部分,综合写作中的阅读和听力以学术类话题为主,且二者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论证,构成反对或支持的关系。因此阅读和听力本身难度就大大降低。那么考生能否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对听力做出正确的预测呢?

  横向观察ETS设计的各类考试不能发现,虽然考察重点不同,但一些基本思路不尽相同。在GRE考试的写作部分同样要求考生写两篇文章:Argument 与Issue。在Argument部分,考生先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写出文中存在的逻辑错误。这种考察形式与托福综合写作部分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在托福综合写作中不需要考生主动描述阅读中的逻辑漏洞,而是复述听力中的演讲者如何驳斥阅读中的观点。

  因此参加过GRE考试的考生触类旁通,通过利用TPO等备考材料反复练习,不断矫正思路,可以培养从阅读文章出发、预测听力内容的能力。从而在合理判断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去听,提高通过听取关键词完整复述的能力。

  以下结合GRE写作Argument部分的解题思路,对托福写作进行梳理:

  条件假设

  阅读部分针对某一结论列举出一些条件或提出一些假设,与逻辑学中的命题概念非常类似,既若P则Q的形式,条件或假设是为了证明某个结论为真命题或假命题。考生可从逻辑学角度出发,通过考虑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充分性和必要性,预测听力中的反驳内容:一是从条件本身着手。思考条件是否成立、本身是否完备、是否有其它条件对结论产生更重要的影响?二是从结论着手。思考结论是否成立、在相同条件下是否可能得出其它结论?三是从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着手。思考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为必要充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等?

  把握以上三点,考生可以有的放矢的完成听力部分。尤其对于听力偏弱的考生,只需听到关键词就可以更好地完成整个反驳逻辑的重述。听力原文如下:

  Second, it’s true that zebra mussels often don’t have predators in their new habitats, but that’s only in the beginning. What’s been happening in Europe is that local aquatic birds sooner or later notice there’s a new food source around and change their habits to exploit it. They switch from whatever they were eating before to eating zebra mussels. And birds can eat a lot of mussels. So zebra mussels aren’t so likely to dominate their new habitats after all.

  综上所述,听力部分的论点为段落最后一句:最终斑马贝不可能占领新寄居地。论据围绕斑马贝在新寄居地存在捕食者展开,既质疑阅读中提出的条件不成立。听力中指出:虽然起初斑马贝不会遭遇捕食者,但一段时间后当地的水鸟就会开始以其为食物,所以听力从条件本身的变化着手反驳了阅读.

  在研究分析TPO之后,我们发现托福写作经验,以下几类词汇出现可以用类似思路预测:

  表示导致或促使:lead to/cause/decide/stimulate/give rise to等

  表示由来或源头:derive from/originate from/stem from等

  表示原因或结果:because/so/therefore/result in/result from等

  比较关系

  阅读中出现两个主要描述对象,并采用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的方法展开论证,考生可从以下两个方面预测听力中的反驳内容:一是比较双方是否对等,包括比较双方是否可以在某种条件下形成比较关系、比较的标准是否相同(比较要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比较是否叙述完整;二是整体和部分发生比较时,由整体特征推导部分特征,或是由部分特征推导整体都是错误的,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忽略个体差异。例如TPO6的阅读部分针对“在线互动百科全书” 和“传统百科全书”是否会出错展开论证如下:

  First, contributors to a communal online encyclopedia often lack academic credentials, thereby making their contributions partially informed at best and downright inaccurate in many cases. Traditional encyclopedias are written by trained experts who adhere to standards of academic rigor that non-specialists can not really achieve.

  上文对“在线互动百科全书”和“传统百科全书”进行了比较:在线互动百科全书在学术方面可信度低,很多情况下信息不准确;而传统百科全书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编写,在学术方面标准严格。考生可以从比较关系的第一个层面进行分析预测:比较双方虽然对等,但对比较条件的叙述并不完整。传统百科全书由专业人士编写就一定不存在错误的信息吗?据此我们可以在听力中进行验证:

  First, errors. It’s hardly in a fair criticism that encyclopedias online have errors. Traditional encyclopedias have never been close to perfectly accurate. If you are looking for a really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work without any mistakes, you are not going to find it, on or off line. The real point is that it’s easy for errors in factual material to be corrected in an online encyclopedia. But with the printed and bound encyclopedia, the errors remain for decades.

  由此可见,听力部分针对阅读中叙述不完整的比较信息提出了批驳,进而提出在线互动百科全书比起传统百科全书更容易纠错和改正。因此考生只要关注比较双方发生矛盾的核心所在,就可以更准确的复述关键信息。

  在研究分析TPO之后,我们发现以下几类词汇出现可以用类似思路预测:

  直接表示比较:unlike/in contrast to/not...but.../be against等

  时间表示比较:used to be...now...等

  比较级表比较:more...than.../rather...than.../superior to等

  调查研究

  阅读中援引某某专家、某某机构的权威调查研究,并据此展开论证,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预测听力中可能出现的反驳内容:一是调查研究本身是否客观公正、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某某专家、某某机构发布的调查结果很多情况下不足为信,或是调查过程中没有采取随机抽样,而是选择性抽取对某个结论有利的样本。二是调查研究历时多久?调查时长是经常被质疑的一个因素,很多调查研究太过仓促,不能反映出调查对象的重要发展变化。三是调查研究的抽样问题。样本量是否足够大? 应答人群是否足够多?虽然从统计方法和概率论的角度出发,这些问题不是影响调查结果的关键因素,但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被用来质疑调查研究的可靠性。

  例如TPO28的阅读部分援引(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委员会的调查结论,以证明Peary确实抵达了北极:

  First,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put together a committee that was instructed to conduct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Peary’s records and equipment. At the end of the investigation, the committee concluded that Peary’s accounts were consistent and persuasive and declared that he had indeed reached the North Pole.

  听力部分针对调查提出质疑,认为第一该委员会没有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第二该调查本身历时太短、调查不充分,因此结论不足为信:

  First, it is true that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committee declared that Peary had indeed reached the North Pole, but the committee was not completely objective. In fact, the committee was composed of Peary’s close friends who had contributed large sums of money to fund Peary’s trip. Moreover, the investigation lasted only two days. And according to Peary himself, the committee did not examine his records carefully. So the committee’s conclusions seem biased and therefore are not trustworthy.

  在研究分析TPO之后,我们发现以下几类词汇出现可以用类似思路预测:

  表调查研究:survey/investigation/sample/study等

  表数据引用:cite/quote/respondent等

  综上所述,在备考托福综合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提升快速阅读、逻辑分析和合理预测的能力,考生可以更轻松、更直接的提升成绩。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考生可以不断矫正思路、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将分析预测的时间缩短,最终形成正确、敏锐的“直觉”。最后请各位考生务必量力而行,不要做过分推理,不要让预测误导听力。

  以上内容就是托福写作经验和思路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托福备考有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出国留学考试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一诺留学的免费热线400-003-6508或者010-62680991进行出国留学咨询,或者点击一诺留学官方网站http://www.yinuoedu.net/页面的“在线咨询”与一诺留学专家直接对话。微信订阅号:留学圈 (微信帐号:yinuoliuxue )

免费发送到我的邮箱:
推荐专家
  • 姓名:靳博乔

专业资历

中学时代即留学于新加坡理工学院,后毕业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计算机专业,在新加坡居住及工作多年,曾担任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MDIS)、新加坡亚太管理学院(Kaplan Singapore)、新加坡管理大学(SIM)等教育机构的招生顾问。客观地为同学们留学海外提供帮助。在新加坡任职期间,帮助许多国际学生(包括中国学生)成功留学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

成功案例

Zhao同学(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GPA: 3.5, IBT: 90, GRE: 1360

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录取。

Liu 同学(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

GPA: 3.4, IBT: 102, GRE: 1280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金融工程录取。

Cao 同学(武汉大学法学专业)

GPA: 3.7, IBT: 105, GRE: 1370

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公共管理录取。

Yuan 同学(天津师范大学)

GPA:3.6, IELTS: 6.5, GMAT: 660

南洋理工大学,金融工程录取。

Wang同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GPA:3.3, IELTS: 6.5, GMAT: 650

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贸易录取。

Chen同学(厦门大学)

GPA:3.4, IELTS: 7, GRE: 1280

爱丁堡大学,东亚研究专业录取等等。

向他提问

  •  
  •  
  •  
  •  
  •  
  •  
               

关注一诺留学微信

关注一诺留学微博

版权所有@2012-2016    一诺留学网    京ICP备12034294号-1

联系电话:400-003-6508  010-62680991     传真:010-82483329     邮箱:service.bj@yinuoedu.net